那日,余暉紅瓦,寶總(胡歌)獨坐屋脊,眺望遠方。滿目時代沸騰,難掩心中故事。一番逍遙,一番惆悵,瓦片溫熱,獨飲正好。
這場戲拍完之后,沉浸在阿寶世界的胡歌,有感而發,提筆而書:
小時候
蓓蒂最喜歡和我一起爬屋頂
她說
每一幢披著紅瓦的房子都是一條金魚
她還說
風就是水
風吹過的時候
每一幢房子都在游
那天
我坐在金魚的脊背上
可是它
一動不動
— — 阿寶
官宣至今,作為地道的上海籍演員,胡歌飾演阿寶一直廣受期待及好評,他身上獨特的氣質與成長背景,無疑與阿寶的人物設定莫不如是。劇集《繁花》改編自“上海爺叔”知名作家金宇澄的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小說。
劇集將圍繞阿寶(胡歌飾)展開,九〇年代初,煌煌大時代,人人爭上游,阿寶也變成了寶總,成功過,失敗過,在滬上弄潮兒女中留下一段傳奇。有過金碧輝煌,有過細水長流,男男女女,漲漲跌跌,道盡一個時代的情義與至真。人人覺得寶總吃得定未來,卻無人知曉阿寶的過去,那里,亂夢堆疊,一尾金魚忽隱忽現。
為了探尋上海的真實圖景,捕捉時代跫音,大至城市高低變遷,小到日常衣食住行,我們無不極盡考究。為真實還原時代本色,1:1實景搭建,將沉浸式再現昔日滬上風光。此外,更力邀曾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的鮑德熹作為視覺總監,再現“市光”的上海夜,繁花靜葉聲色虛空將一一呈現。
目前,劇集正在上海拍攝中,未來將在騰訊視頻與諸君相見。
期待收獲眾多好評。我們也于近日出版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版的《繁花》,收藏典范,給予文字最妥帖的容身處。如果說你的書架上必須有一本當代必讀的經典,那么《繁花》肯定是之一。金宇澄《繁花》新版
《繁花》書寫了三代人物,各個人物的身份、家庭背景、主要活動空間、性格脾性都各有不同,作者在碎片化的描摹中展現了一幅完整的上海人生活圖景,深刻詳實地映射著其背后的時代變遷。在各種政治之風中,農民們面對的是最直接的饑餓與身體之痛,而城市里的普通市民,更多的在承受精神煎熬——作為無產階級工人隊伍最強大、資產階級也同樣數量最多的城市,作為曾經風華絕代的上海,在一系列變故之中,更顯得風雨飄搖。《繁花》是一部上海市民心靈史,也是上海的成長史,且是一部痛史。
評論家謝有順曾言:金宇澄的寫作緩慢、謙恭,如同一次漫長的等待。他發表于2012年度的長篇小說《繁花》,新舊交錯,雅俗同體,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進,以滬語的軟與韌,抵抗話語潮流中的陳詞濫調。經由他的講述,一衣一飯的瑣屑,皆有了情致;市井與俗世的庸常,亦隱含著意義;對日常世界的從容還原,更是曲處能直,密處能疏。他的寫作,有著話本式的傳統面影,骨子里亦貫通、流淌著先鋒文學的精神血脈。他把傳統資源、方言敘事、現代精神匯聚于一爐,為小說如何講述中國生活創造了新的典范。金宇澄
1952年生于上海,祖籍江蘇黎里。《上海文學》執行主編,1985年開始寫作,代表作為《洗牌年代》《碗》《繁花》《回望》等。首屆央視“中國好書”、第2屆“施耐庵獎”、第9屆“茅盾文學獎”得主。
- End -
原標題:《胡歌丨每一幢披著紅瓦的房子都是一條金魚》
閱讀原文
新聞推薦
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于10月28日下午在線上公布獲獎結果,《寄生蟲》《地久天長》《少年的你》等39部影片角逐16項電影獎項。...